第九条规则如果没有错的话,就暗示了调查员,班干部相对于普通学生而言,是更中立的,至少应该不会主动害人。

看之前的情况,那些主动在雾里害人的家伙,应该是被完全污染的“疯子”。那么班干部就是还没有被完全污染的学生。

那么问题来了,是学校特意选出这几个没有被完全污染的学生当班干部;还是当上班干部之后,有什么东西能让学生抵御污染呢?

这两种可能带来的结果是很不相同的,如果是前者的话,那就证明学校应该是站在调查员这一边,至少是想保护正常学生的。

而如果是后者的话,那调查员就应该努力竞选班干部,争取获得特权。尤其是班长,身上的特权一定比其他班干部还要多。

接下来还得去问问,自己上午的课间时间都在外面,也没和原住民们拉进一下关系,希望现在不晚吧。班长那边,其他调查员肯定明里暗里的试探过了,她最好另选他人。

让她想想……学习委员和卫生委员都是不错的选择。

学习委员不用说,要是关系打好了,或许可以委托对方帮忙应付周五的考试。当然,不是说要作弊,只是看看能不能从对方那里了解到为什么他们听不懂老师讲课这件事。

而之所以觉得和卫生委员打好关系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是因为从规则上可以明显看出来,在搞卫生的时候会遇到危险。有个卫生委员护身,出事的概率就会小很多。

而且卫生委员不像班长和学习委员那样的大热门,相对而言比较好凑近一些。

摇摇头暂时放下这件事,苏容看向自己感兴趣的另外两条规则。

第八条和第十一条规则,这两条规则要连在一起看才有意思。

第八条说的是会有人冒充老师,也就是说老师相对于调查员而言,是中立或者抱有善意的,至少不会随便伤害,就像班干部那样。

如果老师本身就对调查员抱有恶意,那规则怪谈还安排人来冒充他们干什么?

得到了这个观点之后,往下看第十一条。规则上说做值日的时候只会有教导主任来检查,其他老师不会。如果其他老师来了,不要给对方开门。

这里提到的老师肯定是坏的,想加害调查员,那就和刚才得到的结论相违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