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芳继位的时候年仅八岁,算是彻头彻尾的幼主。

曹叡在临终之前为此特意干了两件事情,希望能够成为他的帮助。

一是把他宠爱的,关键是背后家族势力十分强大的郭夫人册立为皇后。

虽然曹魏的传统是后宫外戚不得干政,但是郭皇后背后的郭家确实蒙受他的宠爱,甚至得以和他向来亲近的母家甄家联姻,以之为少帝后盾,曹叡感觉还是可以放心对方忠诚的。

二是确定辅政大臣,使得朝堂既可以平稳运行,又能够达成势力之间的相对平衡,让少帝亲政后能够较为简单地收回大权。

所以他拉起了两帮势力:以曹爽为首的宗室势力,和以司马懿为首的大臣势力。

害,经典制衡局。】

孙权:额。

他一时之间有点语塞,回想起后世人之前讲他的托孤,一种模糊的眼熟感很自然地生出。

感觉,如果从完备的角度来看,他,大概、可能、也许,是先看了对面曹魏的托孤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在它的基础上加以改良……?

都是希望宗室因为血脉,阻止大臣们改朝换代,确保皇帝的皇位还在自己宗族一脉;而又希望大臣们可以对宗室加以制衡,阻止宗室大权在握久了,想着大家都是一家人,凭什么不能自己上位。

只是孙权在其基础上,再加了个近臣代表,试图防止宗室和大臣相勾结……

——尽管没有什么用处。

想到这里,某人的心就忍不住跟着一阵刺痛。捂着胸口,他觉得等天幕结束之后,他一定要记得先跑去子瑜府上抱一把恪儿再说。

辛苦他了啊!

但是如果他这么改,是吸取了隔壁曹魏的教训的话?

把因为联想到自个所以酸涩复杂的情绪收了收,孙权重又望向天幕的眼神中带上了点戏谑的色彩。

看来你们的托孤也失败得挺彻底的嘛。

曹操:曹爽?是他哪个儿子的孩子?

想到后面司马家成功上位,曹操就知道这场托孤肯定失败得惨不忍睹,眼下就是一点点盘到底是哪些细节除了差错的时刻了。

只是当人一旦用怀疑与挑剔的目光去看某件事情的时候,很多原本无伤大雅或者根本没有的小瑕疵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