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候是这般,真不知该如何穿衣了。”杜春杏从内膳房外头进来,不住拿帕子扇风:“.郭姑姑,娘子要的藕粉奶冻做得了么?”

郭姑姑笑眯眯地道:“今日是杜姑娘来取点心么?早做得了.杜姑娘也吃一个,替娘娘尝尝味儿,若是不合娘娘的口味,我们也好改正。”

其实玉殿内膳房只伺候素娥一个主子,早把素娥的口味摸清楚了。一份之前也做过的点心,哪能有口味上的差池?左不过是内膳房的宫女,再受重视,面对主子娘娘身边宠爱的侍女,都会讨好些。

所谓‘藕粉奶冻’,其实就是藕粉布丁说实话,如果不是素娥上辈子会复原一些古代美食,还真不知道布丁还有藕粉做的,话说外国人会吃藕粉吗?还是说这是一道华夏改良过的外国点心?可这又不像——素娥是从《造洋饭书》里看到这道甜食的做法的。

《造洋饭书》是清朝宣统年间出的食谱书,好像也是华夏第一本教做外国菜的书(书名取的真朴素)。那个时候应该不兴改良西餐,而且那时写书的人大多比较较真,说是‘造洋饭书’,那就应该是西洋人的饭菜,而不是华夏人改良的西洋菜。

书里的‘藕粉布丁’被翻译做‘阿萝萝朴定’,‘阿萝萝’是藕粉,‘朴定’则是布丁——此时没有‘洋人’来传播‘布丁’这个音译名,素娥自然没法和司膳内人们命名这道甜点作‘布丁’,所以用了意译的‘奶冻’。

说起来,这也是素娥去年冬天,见了供应司有不少好藕,动了作藕粉的念头。然后真的做了几罐藕粉,这才想到的食物。

藕粉应该是此时没有的食物,至少素娥和玉殿众人提到藕粉该如何做,并领着她们做时,大家都完全不懂的样子.不过这也不能确定,或许地方上已经有人做藕粉了。古代就是这样的,一些小众的食物哪怕很不错,要普及开也需要很长时间,有时还要有一定的运气。

洁白的藕粉,舀六大匙,用一杯牛乳搅拌匀和。然后又上锅煮沸两杯牛乳,用煮开的牛乳去调和之前已经用牛乳搅拌充分的藕粉。再然后就是放凉,这个时候正好用六个鸡蛋黄加适量蔗糖搅打、过筛,然后又加入六个鸡蛋清搅打。

最后与之前调好放凉的牛乳藕粉混合就好了。

最后的最后,倒入小杯小盏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