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

这是仙迹不知第几次讲到这个名字了。

“司马迁……”刘彻总算从龙城之战带来的巨大喜悦中反应过来,后知后觉在朝臣中扫视了一-大圈,最后锁定在司马谈身上,饶有兴致地问:“太史公,这司马迁可是你家儿郎?”

司马谈任太史令,为刘彻掌管着国家典籍、天文历算,还兼管宫中文书、记载朝中大事,是个极为博学又沉默寡言的官员。听见刘彻点名,司马谈才慢吞吞从朝臣喜欢中站了出来,拱手道:“回陛下,臣家中小儿名迁,今年刚满三岁。”

“哈哈,看来太史公后继有人,你这小儿将来做了一番不得了的事业!”刘彻称赞了一句后,又奇怪道,“太史公也太沉得住气了,既知晓是自家孩儿,为何先前观仙迹从不言语?”

司马谈早在最初听见《史记》二字时便已走了神,如今那种欣喜与悲哀交织的情感也已经淡然。司马家早在周朝便为太史,他一心想写出一部通史,也为了这个毕生所愿而编写不缀,但如今后世只言司马迁,不言司马谈,看来他最终还是没能编完史书啊!

幸好他的儿子还是完成了他一生之愿,他总算没有葬送祖宗的事业。

但……他心里除了欣慰,还萦绕着说不明白的忧虑。

于是司马谈躬下身,回答道:“陛下莫怪,如今臣小儿年幼,懵懂无知,可仙迹已替他扬名天下,臣忧虑他将来会成为狂妄自大之辈,水满则溢,故而不愿多言,宁愿淡然处之。”

他甚至想为儿子改名,好叫他能沉下心读书学史,不要受名利驱使,省得长歪了性子。

刘彻微微一怔,天下人得知自己青史留名都欣喜若狂,如公孙敖,他那昂起的脑袋就没有落下去过,眼神也渐渐从傻气变得倨傲。甚至不少人只因自己能够观看到仙迹便自觉高人一等,就连刘彻都不自觉受到了仙迹的影响,唯独司马谈不同。

“太史公是有大胸襟之人,”刘彻自愧不如,而且司马谈的话也将他警醒了。

仙迹一出,被它提及的人有人鸡犬升天,有人堕入地府,这世道已翻天覆地,刘彻若还是不加辨别就相信这人在原历史上的所有,就该摔跟头了……能当明君的不愧是天生的政治生物,日后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