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玉禾楼上觥筹交错,是以桐城士绅名义为河南援剿将官办得接风宴,庞雨难得的坐上了主桌,抬眼望过去上首是张国维,左右是河南监军道戴东雯、史可法,然后便是一个雄伟的红脸大汉,本席实际的主宾,川军总兵左良玉。

庞雨知道左良玉是辽镇出身,现在又是在河南驻防,不知何时变成了川军总兵,但他看了此次的公文,左良玉的正式官职确实是川军总兵官,估计也就跟史可法那个江西右参政是一个道理。

这位左帅约在四十岁左右,身材十分魁梧,庞雨在桐城算是高个子,高度比左良玉相差不多,但宽度差距颇大,左良玉肩背宽阔浑厚,如果按面积算的话,庞雨恐怕只有他一半,左良玉只是坐在那里,便自有一股威武气势。

在张国维到达之前,左良玉的主力才到达桐城,庞雨没有看到所有营地,大约估计了一下,在一万五至两万之间,其中充斥着许多类似厮养的人,还有各种女人小孩,跟流寇的人口结构十分类似。左良玉的骑马家丁约有千人,其中六七成还有铠甲,普通骑兵大概有六七百人,辅助性的牲口还有一千上下,这是左良玉的核心力量,光骑兵这一项远超安庆本地兵马,行军有行伍的步兵大约也是近千。估计他这些年四处转战时没少抢马。其他的部分,都是为这些力量服务的。这样的军队规模,在整个中原地区也是举足轻重,以庞雨对流寇各营的了解,任何一营流寇单独对上左良玉,实力上都有所不及,难怪能让流寇避之不及。

庞雨对左良玉的骑兵规模颇有些羡慕,守备营虽然规划了一个骑兵司,但到现在仍不满四百人,战力更无法与这些久经沙场的家丁相比,唯一胜过的可能就是纪律了。

随着左军主力到来,各乡各里鸣冤诉苦的络绎不绝,官道沿线几乎是再次遭寇难,皮应举和史可法都回避,上官不出面撑腰,杨尔铭这个少年知县焦头烂额,几乎无法招架。庞雨下午在县衙又见证了一场争执,左良玉派来的督粮官要求按照两万人供应军粮,杨尔铭只承认川军总兵官编制下的三千三百,督粮官请来了河南监军戴东雯,几番争执后按七千人供应,但庞雨和杨尔铭都清楚,左军会自己抢够。

唯一的好处是张国维到达了桐城,左兵全部退出城外,杨尔铭只留下东作门通行,城内百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