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派两万,大汉派三百!

就是这么离谱,这就是事实。

众人也是只觉得头皮发麻。

匈奴单于也觉得好没面子,双方的人马差距太大了。

三百人来挡住三万人的进攻……

“当然,驻军这么少也是有原因的,西域地远,诸多国家和大汉之间更是隔着一道鸟不拉屎的沙漠,如果汉军要大规模驻守,那成本太高。

所以疑问来了,汉朝凭什么这么吊?

要知道西域都护府治下最多时,可是统治着50个属国,这其中可不乏有几万常备军的大国,而且北边还有匈奴这种战力彪悍的家伙时常与汉朝争夺西域的控制权!

汉朝这么少的人,凭什么治理西域?

无他,就是那一句口号,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诸如楼兰,诸如大宛,无数血淋淋的事实在告诉西域各国一句话,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在这句口号下,我不管谁对了,我也不管你到底强不强,更不管什么代价,我只知道,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绝不是一句吹牛逼之话,两汉期间敢不把这句宣言当一回事的西域国家,基本上国王的脑袋都被带回了长安,都挂在了未央宫的城门上!

在这句口号下,当时已经很离谱了,诸如傅介子这类汉朝使者的人还真不少,敢不尊重我大汉?

行,直接带着人提着刀就上了。

动不动就往别人国家里深入,搞个斩首行动!

常常几个人或者几十个人要么干掉了别人的使者,要么干掉了人家的王室。

通常西域诸国只能接受现实,大汉要立谁为王,那就立!

大汉要杀谁,那就杀!

杀了之后,哪怕大摇大摆的走都没事。

而他们屁都不敢放,敢怒不敢言,为什么?就是这一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打大宛的时候,汉朝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事实上大宛敢嚣张不是没有原因,汉朝打他们肯定是吃亏的,打赢了巨亏,打输了那更是血亏。

但为了这一句话,大汉来了!

也正因为如此,谁敢对大汉使者下手?

杀了这几个大汉

章节目录